在2025年全市防汛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紧急调度会议,是因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根据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测,从今晚到明天傍晚,我老秘网市将迎来一次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并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刻,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的时期,汛情形势复杂多变,任何的麻痹和松懈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肩负着守护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必须以最高度的警觉、最充分的准备、最严密的措施,迎接挑战,确保万无一失。刚才,我通过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防汛调度管理系统,查看了全市主要水库、河道、低洼地带等重要防汛部位的实时监控画面,听取了水务、应急、气象等部门对当前雨情水情趋势的分析研判,以及各相关单位防汛备汛工作的详细汇报。总体来看,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是扎实的,应对体系是健全的,同志们的精神状态是饱满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成绩值得肯定,但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座沿浑河而建的重工业城市,历来是全省防汛的重点和难点。连续的降雨已经导致我老秘网市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地表径流形成速度加快,这极大地增加了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风险。更特殊的是,我老秘网市还面临着采煤沉陷区和众多尾矿库这两大“心腹大患”,它们在极端天气下构成的风险,是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防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下面,我强调五点意见。第一,必须以“随时迎战”的最高站位,压紧压实防汛责任。防汛工作是天大的事,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的稳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坚决克服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责任体系必须坚如磐石。我们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防汛责任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一指挥和调度作用。各县区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特别是针对尾矿库这一高危领域,要严格落实“五位一体”的防汛包保责任制确保每一座尾矿库都有明确的市、县、乡、企业、技术五级责任人,所有责任人必须立即上岗到位,对所包保的尾矿库进行再检查、再确认。针对采煤沉陷区,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要与相关区、街道加强联动,严格执行《*市采煤沉陷区管理规定》,将责任明确到每一个网格、每一个巡查人员,确保险情有人知、有人管、有人报。我们已经建立起从市到县区,再到乡镇、村社的四级防汛指挥机构这个体系必须高效运转起来,确保指令畅通、反应迅速、执行有力。第二,必须以“科技赋能”的最新手段,实现监测预警精准高效。打赢防汛主动仗,关键在于“耳聪目明”。我们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智能化防汛体系,必须在这次实战中发挥出最大效能。要让我们的“天眼”系统看得更清。市防指的调度管理系统,以及*县与联通公司合作建设的多灾种安全运行智能指挥中心,已经整合了全市数以百计的视频监控点位。要确保这些前端感知设备24小时稳定运行,特别是要利用其高清变焦功能,对河道水位、水库溢洪、堤坝渗漏、桥梁水毁等情况进行不间断、高精度、全覆盖的动态监控。供电公司与气象局联合建成的电力气象“一张图”平台,实现了1公里级的强降雨预警这个系统要将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到所有关键部门和基层单位。对于我们规划建设中的*市智慧水利项目和数字孪生平台,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将传统监测与现代传感、遥感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我们对水利设施的智能分析和预判能力。要让我们的“神经网络”传得更快。我们的监测数据传输,已经应用了4G/5G、光纤、北斗卫星等多模通信技术,这为信息畅通提供了坚实保障。要确保在任何极端情况下,数据都能实时上传、指令都能准确下达。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基于神经网络的洪水预测模型,对收集到的雨情、水情、工情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提高对未来3-6小时洪水演进趋势预测的准确性。要让我们的“警报声”传得更远。预警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关系群众生命安危的核心问题。除了常规的电视、广播、手机短信预警外,对于偏远山区、信号盲区,必须启动应急预案。要确保我们的预警信息能够通过乡村大喇叭、无线预警广播、手摇报警器,甚至是锣鼓、口哨等最传统但最有效的方式,传递到每一户、每一个人,特别是要确保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能够及时接收到预警并得到帮助。第三,必须以“除患务尽”的最严要求,紧盯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防汛如治病,必须抓住要害、对症下药。根据我老秘网市的实际情况,当前必须聚焦以下几个重点,开展拉网式、地毯式的再排查、再加固。一是水库和尾矿库。全市现有的大小水库,特别是规划在2025年前完成除险加固的95座病险水库,是防汛的“头顶利剑”。水务部门和各水库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必要时要提前预泄、腾出库容。要加强对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关键部位的巡查,确保工程安全。对于尾矿库,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所有企业严格落实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制度,重点检查排洪系统是否畅通、在线监测数据是否准确、干滩长度和坝体浸润线是否满足安全要求。一旦发现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处置。二是采煤沉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这两个区域是我老秘网市独有的高风险点。自然资源和应急部门要会同各区,对所有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沉陷区不稳定边坡进行再评估。要加密巡查频次,安排专人盯守,在危险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坚决防止群众靠近。要严格执行《*市采煤沉陷区管理规定》,对于巡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房屋,必须做好群众工作,果断组织拆除或人员转移,绝不能心存侥幸。三是城市低洼易涝点。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日常生活。今年的“新抚区防洪排涝工程”、“东部城区排水防涝一期项目”、“中部城区排水防涝项目”等一系列工程的推进,为我们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住建、城管等部门要对这些工程的效能进行检验,同时对全市所有地下通道、立交桥下、老旧小区等易涝点,提前布设好大功率排涝泵车和抢险人员,做到“雨未来,人先到;雨未大,泵先启”,确保不发生长时间、大面积的严重积水。四是在建工程工地。所有在建的水利、交通、市政工程项目,都要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要对深基坑、脚手架、塔吊、临建设施等进行全面加固,及时清理河道内的施工便道和围堰,确保行洪通道畅通,防止施工设施被洪水冲毁造成二次灾害。第四,必须以“宁可备而不用”的最足准备,确保应急处置有力有序。我们常说,有备才能无患。应急准备工作做得越扎实,我们在应对突发险情时就越从容。应急物资要储备充足。各级防汛物资储备库要再次盘点,确保编织袋、铁线、木桩、冲锋舟、救生衣、发电机、水泵等关键物资数量充足、质量可靠。要深化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的保障机制,对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车辆要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确保紧急情况下能随调随到。市供水集团的制水车、水质检测车等专业设备也要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应急队伍要整装待发。我老秘网市已经组建了包括消防救援、武警官兵、专业抢险队和群众性队伍在内的,总数近3万人的防汛抢险力量。市防指要统筹调度,确保这些队伍都处于临战状态。要进一步健全军地应急联动机制,确保一旦有大的险情,能够统一调度、快速出动、协同作战。各县区、各部门组织的专业抢险队和民兵救援队,要再次熟悉应急预案,检查装备器材,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群众转移要坚决果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在必要时,要毫不犹豫地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各县区、乡镇街道要再次明确本地的危险区范围和需要转移的人员底数。要确保每一位基层干部都清楚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安置点的选择必须科学,要坚决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选择学校、村部、体育场馆等安全牢固的公共设施。要提前做好安置点的物资准备,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让他们既“安身”又“安心”。交通部门要提前预备好转移车辆,并全力保障通往安置点的道路畅通。第五,必须以“军令如山”的最严纪律,确保防汛政令畅通。防汛抗洪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干部队伍作风和执行力的严峻考验。铁的纪律是打赢这场硬仗的根本保证。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从现在开始,市、县、乡、村四级所有防汛责任人,所有防汛指挥机构工作人员,必须全员在岗在位、恪尽职守。绝不允许出现脱岗、离岗现象,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现场指挥,及时掌握第一手情况,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要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信息就是生命,任何险情、灾情的报告都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延误。一旦出现险情,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市防指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行为。对因信息报送不及时而贻误抢险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要严格遵守防汛调度指令。市防指发出的所有指令,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不折不扣、无条件地坚决执行。在防汛大局面前,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全市上下要真正做到一盘棋、一股劲,步调一致,形成强大的防汛合力。同志们,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人民群众正看着我们。我相信,只要我们全市上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就一定能够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坚决打赢这场防汛救灾攻坚战,确保全市安全度汛!我就讲这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