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7月2日,《新民晚报》"夜光杯"刊出《汉字的嘉宾》一文。这位"嘉宾"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几乎每天见面的"○"字。作者认为:"'○'字虽出生于海外,且在字的形体上与汉字有较大的差异。但'○'字与我们长期友好相处,所以'○'字无愧于汉字的嘉宾。"这话自然是说得不错的,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报纸编者的疏忽,上引文字中的"○"均误为"0",全文一连出现了三十二个"0"字。
4 C7 h1 W% l8 `7 Z( M 在现代汉语运用中,其实除了罗马数字外,至少还有三个数字系统。它们是:阿拉伯数字系统,即 0 1 2 3 4 5 6 7 8 9;汉字小写数字系统,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汉字大写系统,即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在表示数的空位时,这三个数字系统分别用的符号是:0、○、零。三个数字系统,可以说基本上各安其分。可0、○、零三位,却是乱得一塌糊涂。) F3 Y4 M7 h! @# W7 B. ?: V4 e. C& `
/ w& ~+ [8 `' X0 o3 J 大致有三种情况:
0 V: X# p2 c# I1 }- X
% O, Y) W' V$ R( ? 第一,该用"○"时用"0"。这就是《新民晚报》文章出现的问题。比如:三○五医院、八○六部队,这里用的是汉字小写数字系统,理应用圆圈的"○",而不是椭圆的"0",否则这则数字便成了乌合之众。5 ~8 Q6 r. u& R. n0 }
. d& F G# J% H+ ^, C& q3 {
第二,该用"○" 时用"零"。这类差错,大量出现于年份的表述,甚至连以权威著称的政府文件也未能幸免。比如:一九零七年、二零零五年,这里同样用的是汉字小写数字系统,因此宜用小写的"○",而不宜用大写的"零",否则,总像在一群牛仔青年中混进了一位西装革履的绅士,有点不太协调。: e' L; ]6 T8 f
* d7 H7 W1 C0 N' d+ N7 w
第三,该用"零"时用"○"。"零"除了表示数的空位外,它还有其他功能。比如:表示和整数相对的小数──"化整为零",表示整数以外的尾数──"七十挂零";表示单位较高的量下附有单位较低的量──"一年零八天"……这里的"零"都不能用"○",更不能用"0",当然,也不能用"另"。可惜,在报刊上,"一年○八天"之类的用法并不鲜见。
, c7 e8 k5 f5 A9 O; G
, j* D# g& ^1 u# s$ C; f3 |+ A; U; i 0、○、零的混乱,和工作作风有关,和规范意识有关,也和数字知识有关。作一番辨析,也许还是必要的吧。, X4 Z$ D6 J" f& Q6 ~; h* ~7 W2 Z
2 B, ^- O9 p' g" G& @, H 苏 华摘自《咬文嚼字》2005年第8期& }9 d* o4 q$ L* d: }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