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是公文的意义单位,句义明确与否及理解的难易程度与句子的繁简成正比。一篇公文是通过若干个句子、运用一定的句式集句成文记载和传递形形色色的公务信息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只有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使用恰当的句式,注重变化,写出来的公文才能富有生气和活力。
0 C3 L; r6 }% ^2 r& x( I+ X' q- h9 F
# b; h" R' ~- R; P4 l- v3 U7 Y
) p; w2 o4 \. |$ i3 ]公文写作中要正确使用句式,一般应当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 A4 Q' w( Q/ N {) K/ w0 `1 B9 o9 [' L# O1 t) g v) k! Y
3 ~% M$ P8 Q9 C0 g
7 V$ t6 A6 S! o& N- c! Y# v0 F$ E第一,要将长句和短句交替运用,使行文铿锵有力。 & f/ P/ q( v. x8 W; z
, q" \% b0 }7 z" q7 ^ 3 \* o) x7 Q# g- T+ W& m! s3 q: N
- d7 @% G- `( M+ q& k" z* S
长句是指形体长、词数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短句是指形体短、词数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和短句各有其特点,前者表意严密、气势畅达,后者简明活泼、刚劲有力。公文写作中既不能单纯使用长句,也不能一味使用短句,而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取、错落有致,使行文富于变化,这样才能增强其表达效果。例如,“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引自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例中通过长句和短句的交替运用,使行文显得铿锵有力、气势畅达。
! k9 ^2 l6 t* z
( W- f7 ~6 m, d6 N1 o
( `- D9 o' @8 B" [3 ?$ |& y5 p9 l
5 e# u( q7 z9 I: p2 @9 a第二,要将整句和散句结合起来,使行文错落有致。
% p& \! \2 \" g/ ?7 Z9 @
' j! W& T% S* h* i1 y6 ]! I
; ?; `% S+ R/ ^ `, n9 v" Q! s: `6 V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长短一致或接近的句子,散句是指结构灵活、长短不一的句子。在公文写作中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就能使语言表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例如,“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引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此例是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的典范,不仅散中有整,而且整中见散,行文错落有致、跌宕起伏、富有节奏,充分显示了公文语言的感人力量。
0 V- V: w, F+ I# B/ f7 C- W2 B+ B: e3 U8 F: |: S
9 p" Z h6 I' V5 D* h3 i9 F( h) I/ w- D! |" o" K8 v
第三,要注意掌握几种常用的特定句式。 2 g* z( b/ x) Y1 U
8 \; P) w3 V: O& m! @5 b
- d3 i X& W1 q' d/ Z* ]( C8 D* Z7 J" B
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由于内容表达的需要,业已形成了一系列较为稳定的特殊句式。恰当地运用这些特定句式,不仅可以提高公文写作的时效,而且会使公文言简意赅、鲜明生动。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公文写作中常使用的特定句式主要有以下八种: & a' s; T7 D H+ w) |, ?
& P4 i- g. W5 L2 X0 {$ B
0 h% k. ~# d/ E% Q% I
+ F1 l1 L/ V% ~: P一是以“为”、“为了”作语言标志、以自我说明为特征的目的句式。在公文开篇交待行文目的,是公文的一种普遍而又基本的写法。其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介词“为”或者“为了”作为语言标志,由发文主体直接阐述行文的目的。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以“为”或“为了”作起首语,在其后直接写出目的、对象和内容;②以“为”或“为了”作过渡语,在其后用“此”、“这一问题”等来指代先行语句中提出的问题,说明行文的缘由和必要性。 3 N- I1 {( ^$ t3 x. X
- S( @" U8 b$ y! V1 I: R t0 E5 e; s3 v a9 y. T1 W# ~
) k) D g. Z6 N& a
5 p: I* B( B; O& C' _, `
/ z# i# J4 n1 c% b: w2 D/ p
! s" \1 ]0 K; N3 A4 O6 u/ L
8 s3 S) i$ p# u( o0 \4 D第四,要注意表意的明确性,不用含混不清、似是而非的句子。 ( h- g# d! H7 y! [
7 X) ^( y! W7 R; J7 U; k6 d2 s/ B
" b+ P4 T' C/ J: p8 N
1 h* U8 d3 O# |: r) B. V# H7 X例如“麦苗正蜕变出油油的绿意”,其中“蜕变”为何,“油油的绿意”又是一种什么形态,令人难以名状;至于类似“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像雾、像雨,又像风”、“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走了太阳,来了月亮,又是晚上”、“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等晕天眩地的句子,更在公文写作的摒弃之列。(作者:岳海翔)《秘书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