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作文,把好的开头比作“凤头”。那么,怎样巧饰“凤头”,以博得阅卷教师的青睐,让阅卷教师眼睛发亮,迅速发现你的才情、个性呢?文章是由语言构成的,积词成句,缀句成段,组段成章。构成文章,确定了观点、选择了材料之后,确实要为其穿上语言的外衣,才能呈现于读者面前。任何人做文章都是依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认识而提炼出中心观点,以确定文章的主脑;其次是依据表达中心观点的需要,从生活素材中选取必要的典型的题材,以铸造文章的血肉;最后是选择相应的表达形式,形著于文字。由此可见,文章要素的观点是对写作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文章是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要素构成的,文章三要素缺一不可。没有来头,材料便失去了灵魂,没有主体,不但观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连形式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没有结尾,观点和材料皆失去变为现实的载体,文章三要素按着一定思维方式的组合结合体。文章的开头是总的方向。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然而,申论n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特归纳如下几类经典开头,仅供参考。
& W; {+ A( E9 ]. I+ i7 Y0 D4 J B
, \* F: U+ Z: s0 q! U一、申论文章开头之铺开型
' m5 j- W; n/ K' q) B8 f% F+ S# ^3 m* f+ _* G
文章的开头采用铺开型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一点一点铺陈开来。此所谓“开门见山 落笔扣题”。
) S& `# k/ }; }4 N4 G9 `$ D" |/ h1 D ~, Z- @: {
经典开头一:2007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 \* T/ W& V8 \$ s1 h
. i. r, {( [$ o/ O7 R" U
参考例文《命 脉》! F) q |% s5 A5 P
5 @* y7 F- G: B j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存的保障。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征用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解决好土地征用问题,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大力做好土地征用工作。! t& l$ d1 U+ O1 o9 ?% i
2 g3 V9 V3 T& T经典开头二:2007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 J1 P" A; y" @( r
T7 O! B# X% C- g; H. z
参考例文《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出路 ——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 E; T5 e9 c3 ^* d5 I* A3 \
4 d0 u" O4 M0 V& W2 T
听证会制度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决策的利益协调度、民主化方面。自从1998年,北京市政府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以后,各种听证会层出不穷,如:铁路票价上下浮动听证会、公园门票价格听证会、鞭炮禁放听证会、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个税起征点听证会等等。至此,听证会这种公众参与影响社会政策的实践模式,成为社会焦点。但是,近年来,在听证会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听证会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M6 g; x8 v. D; R( k0 I9 G% c. v
6 v7 X* l, G. X4 |点评:铺开式的文章就是为了让读者和阅卷人刚开始接触第一段就知道你在写什么开头第一句话用叙述语言,进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直接把政策性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然后在逐一打开“议论”的口子,所以,如果要用铺开式的方法写文章,必须开头要开的好,展开议论只要有三种方法:正面议论、反面议论和正反对比论。正面论证即平铺直叙、正面建立论点的方法,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用套路。3 j" p4 o' {) K$ F; R7 _4 h
, ?9 i- y+ l5 P8 S1 X二、申论文章开头之引用型
# J" ^+ e6 e0 F8 G1 W1 J; b1 C, i, Z# S1 X$ `* X
引用经典,彰显底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W# V% i- U; i( v. T/ E+ G
& M1 I1 U$ y% P$ J经典开头三: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l' Y3 I: F* A& n9 S- S7 q
8 f- z1 I: W' N% Z0 m& U; `6 ]
参考例文《人与自然》- m- v3 R+ D$ N& o/ B$ `! r
) l4 _: P I0 N" U# c. ]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绿树掩映、清水环绕的村庄和小山村明亮的月亮却渐行渐远。曾几何时,“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时至今日,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藏————怒江,又面临水电开发的争论。开发还是不开发?社会呼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妥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0 g% ?% `+ X2 x2 n
- a" w; B% c! n! U经典开头四:2007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 T- m9 B' \8 H7 g& z' k
9 b+ M' [3 C2 z6 c( P7 V参考例文《关于北京市城市摊贩管理的思考》7 G f V5 ~3 Q4 Z
5 s8 B4 X( _# }/ S" J# }# i; J0 F5 U) S马路摊点一直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北京市的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S* X' ]6 j" ^ t% |, ~# q% i+ t- p+ w+ k$ @
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H/ ~9 d* v5 f3 |+ B @% X/ X( g
$ T# T7 ^0 d* s( z% Y
点评:文章的开头采用了“引言式”,文章的开头一般要求就是要引人注目。引起评卷人员兴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的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杜甫《水槛遣心》和宋朝诗人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里的诗句,引用诗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例文二中引用了大家都烂熟于心的诗句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的文章表达显得通俗易懂而且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8 \; W4 m: _9 d
$ }2 I9 _; @, v7 d 3 B3 U E9 N i
三、申论文章开头之比喻型3 y' |, L$ F, O: n9 A* ~
n* B1 J, t( G$ k2 F9 O+ M
文章的开头运用“比喻”,这样的开头会使得语言表达的精确贴切,拿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具体形象地告诉读者,使人消除晦涩之感,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概括的抽象原理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K* r" O) o/ d9 \! _$ S* z2 s: O7 P
/ @0 @. L7 q7 k( d9 l6 h4 b经典开头五:2005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8 P5 Z2 a9 A+ {
7 ]8 v/ n" Q' y参考例文《如何打造“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J, M4 {1 o$ g& y' N
e: G9 I0 [! f2 U4 |3 p奥运会无疑是棵巨大的摇钱树,将给东道主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与此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防止“奥运泡沫”的出现。奥运志愿者活动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奥运会的成败,而且对改变中国传统的志愿者组织机制和社会观念的意义更为重大。从现在开始,有关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培训、组织工作也要立即实施。
. `0 r5 Y, x$ a4 B: |, V+ e) s) o* d$ ]2 M0 Y* s0 \, H
经典开头六:200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W$ [' _$ p- [$ |! J
' x8 U' n& _8 L" }3 {' _
参考例文《创新是发展的源泉》
* B4 w' }# P3 ^ g o: y/ {3 W
) l# n/ v6 o3 i: w( g) |( X# h. O$ y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新的超越。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8 ~5 S! w. p( m1 ^
$ g* ]" t2 g2 w. u
点评:申论中的比喻说明和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有所不同。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例文中的“奥运会”比作“摇钱树”,“创新”比作“源泉”,这两个比喻它毕竟不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它要求准确,但是不得夸张,虽然在文学作品中允许“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比喻夸张,在申论文章中运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形象说明事物形态特征,夸张了,就不能确切地表现事物,
; p B- k( @* L1 y1 K! q, H! z h& t' t; u, z) {
四、申论文章开头之对比型
7 u- e- d Y6 D3 }+ O$ q9 a2 m/ N7 R, |, @, N
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常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鲜明地显示两种矛盾对立事物的差别,让人们在比较中得以鉴别。而新闻报道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用到这一修辞手法。若使用得当,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 m; @$ X( {. \5 k/ j9 _+ D1 d" S+ k; d' c6 Y6 v
经典开头七:2006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 Y& z' ]" j, e8 i+ Q
. Y! |8 @. N' P) }# n4 b, ~2 M
参考例文《大力发展网络绿色游戏》$ y1 r1 _% L4 j% Q. s. R
/ G8 @" D" T* c- G- f& j! d8 s4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