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一名副科级干部,是我们每一位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所谓“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导,是指领导者引导和影响被领导者,作用于客观对象去实现一定目标的一种社会行为。但是,领导与管理是不等同的,“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有方向、有目标,“管理”是将事做正确,只需要有方法和途径。领导者是单位的组织者,责任者和当权者,是领导活动中的决策者和指挥者,然而“副科级干部”处在特殊的领导位置上,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那么,怎样当好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4 z! ^. E0 K/ o
p; C" v; J q( R+ ]& t
第一是注重学习。以“才”增威,做终身学习的表率。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知识储备和重要基础。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领导干部,强调以“才”增威,就是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理论,政策和各种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既懂自然科学又懂社会科学、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懂法律又懂网络、既懂领导科学又懂领导艺术,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驾驭市场经济有能力,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工作中也就不会循规蹈矩走老路,缺乏创新意识。
% ~! Q$ k9 {. E/ P2 e8 ~6 E
, P4 s& R% W: i- K第二是能力问题。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培养四个方面能力。一是参与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班子的重要职责之一,要善于学习,知识浩若烟海,大量的知识资源拂面而来,我们要学会获取和储存,便于使用。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为领导提方案,才能够培养教育下属。二是沟通协调能力。搞好对外、对上的协调,搞好班子内部的协调,搞好对下协调。学会理解,对上级部门的理解,对下级的理解,对同事的理解,特别是对知识的理解,要理解别人讲这个话时到底是什么情况下讲的,为什么讲,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的理解能力很重要,作副科级领导干部,没有这样的理解能力,就会对文件精神,对单位“一把手”或者主管领导的意图不理解,就难于安排部署,难以落实到位。三是贯彻执行能力。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仅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执行力,更要关注下属的执行力。比如:对市委的中心工作,有的部门搞得有声有色,搞得非常好,但有的部门就不行,工作推进不起来,敷衍了事。这就是贯彻执行的能力不强。因此,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好作为己任,做到事事有回应,事事有结果。四是创新发展能力。开拓创新是一种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要贯彻执行上级的精神指示。没有创新发展的能力,按部就班地做工作是不可能的,开拓创新是现阶段每一个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副科级干部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只能把工作完成,绝对不可能把工作干好。
) ^" o; v: w6 L O1 ]* Q1 X9 W
: S! s* a8 m8 K( K2 C- p: u5 K6 a- H9 l& t' I
2 ^$ A& f, x" U0 U, X3 Z5 f4 o6 N
第五是正确处理好自己的角色问题。作为副职干部要扮演好副手、帮手的角色,副职只有与正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领导班子才能打好整体仗、打好优势仗,才能收拢五指、重拳出击,最大限度地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或正职交办的事情,把工作做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该请示的请示,该沟通的沟通,该汇报的汇报,积极协助主要领导干好本职工作,不抢权、不夺力,要带好自己的队伍,充分调动分管科室和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就像弹钢琴一样,让十个指头动作协调,互相配合,奏出和谐乐章。工作上要大胆管理,不要回避矛盾,不要做“老好人”,对下属宽严适度的管理,该拿主意的时候拿主意,该表明态度要表明态度。作者:吴炎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