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坚持”: o% c, R. W8 a( Z2 w# _
. L! |" \" [* A1 r& r' P7 ?
小元刚到招商局上班时,精神焕发,干劲十足。9 n& A( R, N( g9 a
7 ^$ _7 C- \! {: Y0 X3 O
他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国际经济学院,当初高考时是江苏省徐州市的理科状元。因家庭经济困难,毕业时放弃“保研”,走上了就业之路。经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专业对口的某市招商局。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撑起一片蓝天。他基础知识扎实,翻译、做文案动作快,加上又肯吃苦,时间不长就赢得好评。“不愧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局里和外单位接触过小元的人都这么夸奖他。9 E' ]4 s) H/ ~' f' i# k7 e k; `. _
/ l+ ]' y# M7 F: I5 ]
招商局每年都要组团去境外招商,一般情况一年两次。小元到了以后,局领导就把组团出境前前后后的一揽子大小事都交给了他。他对领导们的信任心存感激,认认真真做方案,每一个细节把好关。那次组团去欧洲,他连乘坐哪家航空公司的班机最安全舒适,又最经济这样的问题都想到了。小元只要能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的。但一年后发生的两件事情,彻底地改变了他的思想。一次是他负责一个去美国、加拿大考察招商团的联络工作,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碰到了在纽约留学的大学同学。纽约是考察团的一个主要逗留地,他告诉了同学单位将组团去美国访问的事,并询问了相关事项。同学让他无论如何随团前往,并鼓动说象他这样的高材生应该去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看看,那里的机会多,是聪明人的天堂。他也非常想去,但这不是他想去就能去的。所以,他只得对同学说自己有可能去,但不一定走得开。随后,同学就名校毕业生的去向问题发了首打油诗过来:一流毕业生漂洋过海,二流毕业生北京上海,三流毕业生外企下海,四流毕业生党政机关,末流毕业生在家发呆。同学让他别留恋国内的安逸,趁着年轻好好出去搏一搏。$ V/ f. k- L* Q, |
, |* [" J2 |. o) `7 h6 H' Z
领导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小元说,下次考虑他出去的事。这个下次也许就是这一次,他决定试探性地向领导提提看。就找了个机会对局长说,自己有同学在美国,能去的话自己能当翻译,又可让同学作导游……( f3 g5 J# M/ L4 A
% k( V7 I6 E1 ]. u& Q( B
领导说,这次不可能,等下次吧。还有些不悦地对小元说,这种事组织上会考虑,今后最好不要自己开口提。那几天小元失眠了!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自己这样努力,会有回报么?如果有,要到什么时候?
# z2 s" t7 q7 g; _- n O( R6 e% ^. p" n) Z0 Y) G
另一次是这年九月,局里组织当地部分企业参加深圳的“高交会”,领导让他打前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工作两年不到,境外没有去过,国内的城市已跑了不少。厦门的“台交会”、新疆的“乌洽会”、上海的“博览会”、广东的“广交会”等等,他不是前期工作人员,就是随团服务人员。深圳的“高交会”他已是第二次参加,所以熟门熟路,一下就搞定了。行前他已联系了在深圳工作的同学,特地提前一天启程,完成了要做的事,就抓紧时间走访开了。他就读的那所大学,毕业生去深圳的一届比一届多,发展得好的比比皆是。小元同届的同学中,已有月薪万元的。看到昔日同学匆匆的身影,快节奏的生活,想想自己慢吞吞的日子,迷茫的未来,他又一次陷入了深思。当初比自己差一大截的同学都跑到前面去了,再这么混下去还行?人家拚命地在实干,自己却在悠闲地务虚。这样下去,自己失去的除了金钱,更重要的是将失去机会,失去才干,失去希望!3 s- Q+ y; g* Y, Q( t7 b
( C9 |0 Q7 X5 a5 ~9 U, C& s, E
询问在深圳的每一个同学,或同学的同学,回答他的都是点头,都是微笑,都是胜利者的神采。他想,我读书是优秀生,工作后在单位里也能独当一面,去美国经济上吃不消,也不现实,到深圳总可以吧!' O0 P1 X. Y! S& V, g# z
" @" q5 L9 H) x1 f' V
回到单位后,小元对周围的一切是越看越不顺眼,工作起来也越来越没劲。这么痛苦了一个月之后,他终于咬紧牙关,辞职南下了。
7 H5 ?, q3 ^ g7 B7 o# ?: o' i; w; s! s0 n9 E
上上下下在可惜的同时,都担心小元的前途。一年多时间接触下来,小元是怎么个人大家清楚了。像他这样的性格,做公务员最合适呀。果然不出意料,才半年时间,他打电话到原单位,询问恢复公务员身份的可能性。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 i/ F6 L* Y' _7 T5 r/ B0 o6 y( T. x' Y1 D5 g2 j
面对外部世界的诱惑,我们一定要冷静沉着。有人说,冲动,富有激情是年轻人的专利,一味地冷静沉着,不成了少年老人了么?
0 ^9 T0 l! D3 X/ a9 T" M6 J5 W6 n6 z. ?
这没错,小元的冲动与激情当然得肯定。问题是得有一个前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小元来说,主要的问题是缺乏耐心,比较注重眼前的得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忽略了致命的短处;是仅看到别人光彩的一面,不知道别人窘迫的时候。
% R' ~1 g# G8 {6 S3 u- R4 B4 q, m
& } N4 N- S; m$ m- }* k i) D' Q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每一行需要的是不同的人,看你究竟适合哪一行。你若适应做公务员,而且是刚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建议你首先学会坚持。在机关最少得坚持三年,最好是五年。一般的情况都这样,需要花时间磨炼。五年已经进步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需要十年左右时间;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干部的年轻化,降到八年左右。要是你没这份耐心,走马灯似的调动,你就永远是新兵,还会落得个不安心工作,不稳重,甚至不牢靠的坏名声,也就得不到顺利的发展。政府机关里能力强,学历高,但一辈子做普通公务员的多得是。问题往往就出在没有长性,不会坚持上。一般而言,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优秀大学生,你只要能坚持,不出意外,五至八年在县市机关可干到科级(省级及以上单位是处级);十至十五年在县市机关可干到处级(省级及以上单位是厅局级)。 |% |2 q4 \& I0 b- t/ ~
( ~7 R8 Z d- K- n; o g
在政府机关,想要使平凡的日子出彩,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 F" S4 ~! H: @+ {$ D; \% a
7 [& P, U2 }5 P; b3 m4 |! i3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