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作上的主从性
1 i# y9 K* {) t2 v4 @
' R" U0 {3 U0 b) h* S$ [4 t: l9 w 秘书是领导尤其是主管领导直接的、全面的工作助手。在工作职能上,秘书要为领导服务,即做领导工作上的助手和参谋,具体任务就是办文、办会和办其他的事;在组织上,秘书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领导指挥秘书,秘书执行领导的指令。应遵循领导为主,秘书为辅、为从的原则。秘书应以领导的工作目标为目标,以领导的工作任务为任务。秘书应尽力在工作目标、任务、进度、方式方法上配合好领导,与领导保持一致。如果不能做到秘书工作上的主从性,那么就可能会错误的反从为主,为工作、个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三国时魏军行军主簿杨修,即为曹操掌管簿籍与文书的官,相当于现在的政府秘书长。此人才思敏捷,头脑灵活,颇具才华,但却屡屡犯曹操之忌。《三国演义》载有这么几则故事:一则是曹操去看新造的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皆不知其意,杨修说:“门内写活,乃阔字也,丞相嫌门阔了。”曹操知道后,口虽称美,心甚忌之。二则塞北送来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即取与众人分食,曹操问其原因,杨修说:“丞相已写明一人一口酥。”曹操虽喜笑,而心恶之。当曹操兵退斜谷,前被马超所拒,退又恐署兵讥笑,“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味。最终,曹操以惑乱军心罪杀了杨修。分析杨修被杀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杨修虽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但忘记了曹操为主,己为从之根本原则。他恃才放旷,凌驾于曹操之上,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作主张,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情理之中。明代李贽点评《三国演义》时对这件事曾写道:“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即有此意。4 O& Z& k+ P. F7 f
4 V1 z# }( h2 S- n! s 从这个例子上,可以得知:秘书与领导在处理关系时,一定要摆正秘书自己的位置,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上的主从性,要全力为领导服务,即做领导工作上的助手和参谋,绝不能只想着证明炫耀自己的才能,要考虑到领导,否则就会得到杨修的下场。
G) o5 |$ s4 H. x2 z( n: A, a( q
9 g b+ ~+ b; m2 T(二) 知识、能力、体力、思维的补充性
4 n, |1 Y2 V3 A7 X/ \# J( ?7 W6 S8 Z- C& {: ~& B( t; G
秘书与领导工作的配合既是一种助力,也应该是一种合力,应该是相加,而不是相减或抵消。这就要求老秘网秘书的知识结构与专长、能力、体力、思维的方向与方法等,既与领导有共同的成分,这是为了达到同一专业目标;又应与领导有不同的质与量,才能作为领导的补充,更好地辅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譬如,年高的领导更富有工作经验,年轻的秘书更富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外语能力;领导着重于宏观的决策与计划,秘书侧重于微观的执行与具体的操作;领导侧重于动脑动口,秘书在动脑的同时应多动腿动手,做领导的体力补充;领导如果是正向思维,秘书就应多向思维或者逆向思维。正因如此,国外有人把高级秘书称为领导或主管的“外脑”。如果秘书样样不如领导,秘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7 w3 K. Y' Y8 T6 q9 v& ]- ^$ G. b( l* x
因此,秘书在工作当中还应不断进行知识、能力、体力、思维的补充,以使自己与领导工作相辅相成,可以更好的去配合领导,成为领导的补充,更好的辅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
9 s4 [6 U) Y4 [7 ]' q# H
4 _, r0 g0 ]0 L8 i3 ^4 k(三 人际关系的首属性
) K- r, ^0 X+ h
. _4 o, P1 ]" p% R. z 社会学家把人际关系中地位重要、影响大、交往频率高、时间紧张的关系称为“首属关系”,反之,把地位次要、影响小、交往频率低、时间短的关系称为“次属关系”。秘书与领导尤其是主管领导的关系,毫无疑问应该是首属关系。建立并巩固这种首属关系,对秘书的工作成果和事业前景是完全必要的。这就要求秘书对领导尤其是主管领导辅助与服务的内容与时间上不能局限于工作需要。处理好同领导的关系有特殊意义的一条,是秘书要了解领导、熟悉领导。不管你是在县里,在省厅、局,还是在厂矿企业;不管你是为一位领导当秘书,还是同时为几位领导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