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数目”、“全”等意思。
4 L3 C- ]; G: I, g【一把抓】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如“眉毛胡子一把抓”。+ f! N: t4 `: A6 I( Q5 h- k* l
【一尘不染】主要指为政清廉,人品纯沽,不贪不沾。
0 C9 Y' j, n4 g; Q0 @【一气呵成】不间断。例:这篇讲话稿是昨夜里一气呵成的。6 t9 h! x* o9 I: x
【一丝不苟】比喻办事十分认真。3 ]: i3 y) {) H8 A
【一度】①一次。例:一年一度的述职活动又展开了。②一段时间。例:该厂由于领导不力、玩忽职守,一度陷入困境,亏损高达4000多万元,近日调整领导班子后,局面出现可喜的变化。
" V ^6 c# S0 f; Y, ^* H( }' N【一律】①指全体,无例外。例:凡乘机从中渔利或进行破坏者,一律报请当地公安、司法部门,依法惩处。②一个样子,相同。例:千篇一律。
3 D9 N# U2 t- O) k- E+ Z9 I/ m. g. a; @【一并】合在一起。例:对前期已发的我老秘网市设定与实施的行政许可规定,市政府又制定了补充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望一并施行。0 i5 f! ^$ q6 A, h" z* d
【一贯】(思想、作风、政策等)一向如此,从未改变。例:谦虚谨慎、艰苦朴素是他一贯的作风。
, z" k% F4 S2 [) s9 F+ n) G【一再】一次又一次。例: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一再强调的这个指导原则,是从我们三十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 g' V! |6 p! _+ i【一概】全体,无例外。例:凡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务必于本月底之前登记注册,过期者一概不予办理。 A6 x% H1 E' g
【一经】只要经过。例:此事已向财政部请示,一经批准,即可执行。 M8 T' `6 c- a' Z1 h
【力】“尽力”等意思。
7 P/ A& [9 S+ V ^2 U【力求】努力追求。多用于表示积极方面的事物。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积极开展工作,力求超额完成税收任务。& X3 A4 |4 F( p* I, x. i) \
【力戒】极力防止。对象多指缺点或不良习惯。例: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力戒骄傲自满。
/ I7 y, i. s% E0 j! X【力争】努力争取。例:力争在三五年内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 \& t, q* ` Y* x3 w
【力度】①力量大小的程度。例:突出重点,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②功力的深度,内涵的深度。例:这是一篇很有力度的好公文。
0 [0 W( s, _4 S/ e- m' H【了】助词。公文中多用带“了”的句式,以此表示某项事情的完成时态。例:挖出了一批隐藏较深的刑事犯罪分子、增强了法制观念、开展了增产节约的宣传教育工作。“了”还包含“结束”、“明白”的意思。
, y8 H& O% h) X" b【了结】结束了。! Q0 O5 ^2 q0 G. T0 u
【了解】调查打听。例:要深入下去,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防判断有误。+ f% u8 r3 f" d2 M0 l2 \
【了如指掌】了解得像熟悉自己的手指和手掌那样,比喻对事情认识了解得非常清楚。例如:对复杂的经济问题,应当深入开展调查,要努力做到了如指掌。
; @- \1 N" o, P r5 F4 \( T【八股】明清时科举中的一种考试文体。段落有严格的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中股、起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为八股,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缚人的思想,现在多用来比喻空洞死板、毫无生气的文章和公文。
K- x6 z+ u" {. C9 s【于】多用于表明对象、范围、处所。2 ]7 j. j+ O0 q: k7 F
【关于】在公文标题中,常与“事由”合组成一个介词结构。该介词结构的前面加制文机关名称,后面加文种名称,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公文标题。例如《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 I; {' Q4 w! f! M& B6 B/ Q) _【于下】在下面。多在总结、工作报告的开头转入主体时做过渡用。例如:现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的有关情况报告于卜……8 n/ F q8 O, k- ~
【于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跟前一事。例:由于去年年终对奖金的发放控制不严,于是在我老秘网县刮起一股“滥发奖金风”……,今年一定要引以为戒,坚决制止滥发奖金的不正之风。
6 I; p! S A% a/ D8 s3 C- w8 B【定于】决定在。例:定于周六上午召开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座谈会,望准时出席。
! `4 n N7 ^) p l( V【希于】希望在。例:希于接此通知的一周内,将应参加“树立科学发展观研讨班”的学员名单报市委组织部。
: z9 e) h" u/ [【鉴于】考虑到,觉察到。多用于引出事情的情况、原因、理由等。例:鉴于今年财务较紧,修建海河二号大桥的项目,拟待财政状况稍宽裕后再行安排。
' [+ [1 ?% o8 O7 l6 b% o7 Y【基于】常用于承接上文理由、原因、情况等,以引起下文对主观意见的表述。例:基于上述理由,来函所提的意见需重新考虑。9 U: n2 F. x/ `& U9 D
【义】“正义”、“意义”等意思。3 T% o0 d) V- x
【义不容辞】正义的事情需要去做,道理上不允许推辞。例: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这个当县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t% x3 z0 b( O% o
【歧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又都是可以成立的。例:公文用语要严防歧义,不能“像雨像雾又像风”。
9 H7 y( e4 T- d$ C【凡】凡是:包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例:凡违反上述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和经营执照等处罚。$ [; H; b, o; Q: g* l6 l
【下】表示“向下面”“发布”“时间在后”等意思。& m8 `# y" z ?6 p
【下达】向下级或群众发布或传达上级的命令、指示、决定、决议及要求、精神等。例:应当深入领会上级文件的精神,以便准确下达给群众。
* @5 N. |% ~. r( m' I* t5 N- W2 ^6 a【下列】以下所列举的。例:请注意下列各点。3 M i& k. p- l1 C/ ?1 D2 E9 X. q
【下不为例】今后不能以此为例再这么办。有提醒或警戒的作用,表示只能通融这一次。例:有些人明知违反规定,还用公款大吃大喝,事后以下不为例敷衍了事,这是非常错误的。
1 T+ \2 a6 N3 {0 d【与会】参加会议。例:据与会同志的汇报,当前各地防汛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D; d7 ?) E- u+ ^/ E
【予】表示“给”的意思。+ j# \3 V3 A6 i [
【予以】给予。例:根据乡、镇各自的人员配备情况,县里在可能条件下对乡镇的人口普查工作将予以帮助。
( A0 Q7 |5 a; e( E) u+ C【赋予】交给、给予。例:实现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 v5 e2 P8 n% I1 ]9 w5 m5 R【给予】给予通常作一个动词用,带动词宾语。例:上述开支应给予报销。
`% s& }. |9 `" }, d3 o: P# s; }【定予】一定给予。例:如有反革命分子或其他破坏分子,乘机捣乱、抢劫或破坏者,定予严办。2 A) M0 y# X# b* G4 a" Q, y
【准予】准许给予。例: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其流离失所。
2 |" v, g5 B5 G' W- {【特予】特地给予、特为予以。例:为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市委特予通报批评,希望市直广大党员干部引为鉴戒,抓学习、讲政治、守纪律、讲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 X2 Q, l: k【请予】请给予。例:以上请示,请予批复。
: B, [" H7 F8 E) v3 v2 K【公】这里是“使公开”的意思。
2 W; ]( L6 D( M5 A0 H5 N6 Z2 L" d- z% [【公布】公开发布、公开宣布,对象多指法规、规章和其他需要大家周知的事项。例: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精神公布后,立刻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 g( y) ]. c, K4 h/ ]$ y【公务】有关国家和集体的事务。例:公务员获得应有的权力是为了代表国家执行公务,并不是这种权力的所有者,他们既不能逾越权力,以权谋私,也不能放弃权力,玩忽职守。
$ p- w0 o9 y% t, U: f* D【切】“切实”“务必”“贴近”的意思。6 I' b" D) t, S+ X' A F- A
【切勿】切实不要,千万不要。例: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 f) m5 X5 m. j* w
【切实】切合实际;实实在在。例:要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切实把责任和报酬、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0 S2 G( `, n' Q4 D. ^" \
【切望】恳切希望。例:以上询问事项,切望函复。
9 r9 K; e- s) d* g8 a7 D) a【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例:要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切忌片面性。, E7 Z1 O* o6 H& ~ F3 v9 m* O
【切记】牢牢记住。例:切记历史教训,不能再犯错误。/ P; H- M% ] i. |' R3 p: b! {
【切身】①跟自己有密切关系的。②亲身。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1 |5 h" k6 R2 M M: L1 M' w2 A
【中】这里是“中心”等意思。/ ?6 u+ X3 J% z0 u5 v
【中层】中间的一层或几层。在公文中主要指组织和干部。3 b7 V- h6 E {
【中心】居中的核心位置。例:办公室在一个单位中处于中心位置,所以,也叫中心机构,它与职能机构相对称。
5 k4 E! v e- Y& h9 n2 \# q2 l【中转】公文处理中的术语,指承上启下,联系左右。! @( q/ x Z+ [: Y9 K9 H5 @4 w* q
【日】“每天”、“一段时间”等意思。
1 X4 T. q# p( h$ ^: i* O【即日】当天。例:关于市委第六届三次会议的闭幕消息即日见报不误。
9 o5 t1 ]- L- d+ H【日程】按日排定的办事程序。例:各级党组织要把“严打”斗争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
$ w' W& p" L: J【日内】近几天内。例:第六届全体职工代表大会,日内即可举行。
8 M4 {0 _/ U: T$ f【日前】前几天。例:关于抗击“非典”的工作,日前已召开专门会议做了紧急部署。
8 _+ w9 o: Z5 a6 y) q3 `【日志】多指非个人的日记,如工作日志。0 `) x) l* a9 ] i
【冗】“多余”、“繁琐”的意思,也指“繁忙的事”。
# |) f' K9 d/ w ]% U, \【冗笔】指公文中多余的笔墨。
0 T3 @' N: S4 @; R6 {【冗长】指公文写的废话多,拉得很长。
$ R$ T/ J5 H5 ~% W# \【冗员】指机关中超出实际需要的多余人员。
' h) j% E6 e* J【冗杂】指繁杂的书物。9 P* c9 W: |7 n5 U& U! o' ]
【拨冗】客套话,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例:务请您拨冗出席本届会议为盼。3 W9 U+ F% |% H) Z- `
【不】表示“否定”“不用”“不要”的意思。
1 q) V% X% a' Y6 W0 G0 |, r$ {* k【不必】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不需要。例: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大事、要事,不必事无大小、样样都要自己亲自过问。, H& E$ x9 f n! T/ v0 B1 O3 o1 H4 W/ m
【不但】与“而且”“也”“还”连用,以表示递进。例:人民解放军不但是战斗的队伍,也是生产的队伍。
% u9 E. @) W6 _& O3 ?8 _# v【不法】违反法律。例:对走私贩私、投机诈骗等不法行为,应予以坚决打击。
2 @# q1 Z- ? C) a/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例:XX钢厂开展增产节约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有关部门不妨一试。! B' J; L3 J6 A- }- h G
【不苟】不马虎。例:全体工作人员都应在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8 v+ u0 H+ O,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