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写作主体的应用文快速成文能力,是社会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应用写作迅猛发展的需要。结合应用写作的作用和特点,快速成文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o. w/ Z+ C* f0 c/ n7 r6 v) [) H
, @ P* s: o0 _7 J5 k1 q一、明确行文目的。
5 W1 f" K, c, b9 R5 }' S( }
- L/ p& ^& s9 [8 l4 ? v 应用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们公务活动或私人事务中的实际问题。这一强烈的目的性也正是拟制应用文稿的依据,是写作的前提条件。所谓明确行文目的,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为何行文。二是向谁行文。因此,“为何行文,向谁行文”,即明确行文目的,是应用文稿具体内容及主旨确立的基础,是文章快速生成的第一要素。* i, S) r6 V& Z8 ~6 [
. y l- b& F4 k- [% K
二、了解文种类型。
2 {. b& \3 F$ i
9 X! R4 m( w6 Q$ Z& _ 应用文涉及范围广泛,种类繁多,不同文种功能又各异,因此,确定文种是应用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一个应用写作的目的只能选择一个文种作为载体,文种使用不当,便不能实现写作目的。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文体常识,熟悉不同文种的功用特点,才能根据行文需要正确选择。了解不同文种,进而掌握其中常用文种的功用特点及写法,这是实现快速成文所必须的知识储备。6 o) q* E2 ^7 V# `9 P
3 T- A+ _3 _- {% \三、遵循思维规律。
! q8 b/ z5 h( b' m' R, k; z4 P' W/ J7 c
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行文目的是应用文生成的根本缘由,这种鲜明的实用性特点,决定了应用文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人称之为“三段思维法”。应用写作的思维方式以逻辑思维为主,多数文章是以具体的事件、问题为中心,应用写作中作者如果能遵循“三段思维”的规律去思考,并注重思维的条理性、精确性、全面性和深刻性,能迅速理清思路,落笔成文。
' p7 S6 M- @; k& A* t
, l+ ^( u9 v+ ]) S* S" F$ n四、掌握结构模式。
% u/ j) h6 i/ m. Z6 ^: V
; c) O& Q8 v' Y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化形式,应用文的基本思路及思维方式反映到文章结构中,就形成了“情况、原因、意见”的层次安排。在形式上则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大部分构成,且每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如常见的开头方式有:⑴目的式,标志性词语是“为……”等。⑵根据式,常用“根据”、“按照”等词语引出正文。⑶概述式,即概括陈述基本情况、主要观点或结论等。主体部分则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常用:⑴并列式,如总结中的“成绩经验”、“存在问题”的组合安排就属次类。⑵递进式,就是逐层阐述、逐层推进的方法。⑶条款式,如工作计划等具体事项的规定安排,通常会使用此类方法加以处理。结尾常见方式则有:⑴祈请式,即使用相对固定的结束语,如“妥否,请批复”。⑵总结式,即再次点明、深化主题,使读者加深印象,加深理解。⑶希望号召式。⑷补充说明式等。应用文的模式化结构,既合乎法定或约定的体式规范,又适应实用、便于交流的实际需要,按“体”去写,按“式”去作,是人们快速表达不可或缺的方法技巧。 C" z0 P" \, R( T- j0 e2 Z
' \: t$ U' A8 \/ c, i6 x5 g9 [% q& ]
五、学会惯用语句。
2 B. ] \; U2 q y/ U
3 ]8 e( P9 c& @0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