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文稿是秘书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特别是党政机关的秘书,文稿起草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既要表意准确到位,又要合乎领导口味,还要力求创新有特色,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出现错别字。一篇印发的领导讲话中如果出现一处错别字,从小处讲是让领导脸上无光,从大处讲则是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对撰写文稿的秘书来讲就是一次不小的责任事故。从办公室工作的实践来看,出现错别字既有秘书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的原因,也有自身积累不足的原因。
: S% O% r: Z; K( x# V9 \0 M) ] 因此,秘书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学习,提升水平。现结合本人多年的办公室工作实践,对文稿起草中几组难以分辨、经常误用的词语作一简单辨析。
4 ?/ |( k/ V( @, E3 t* N ' T( k3 `6 L0 o# c8 {
一、“驾鹤西去”还是“驾鹤逝去”。我老秘网县一位在外工作的重要领导去世,县委办公室负责起草唁电,起初用了“驾鹤逝去”这个词,单从字面看好像没有问题,我在审稿时及时发现并改成了“驾鹤西去”。“驾鹤西去”是对死亡的一种避讳说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是吉祥之鸟,西去,指进入天堂,驾鹤西去意思是骑着鹤飞往天堂,含有对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类似的说法还有驾鹤西游、驾鹤仙游、驾鹤西归、驾鹤成仙等。当代著名作家邓友梅在中篇小说《那五》中说:“过老太太言而有信,这事办完不久就驾鹤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来。”唐代诗人崔灏在《黄鹤楼》一诗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达的就是一种昔人已逝、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感慨。6 L/ l- @, m: P4 E9 z/ ]' Z
0 F H2 u. C" }4 r7 A
二、“一年之计在于春”还是“一年之季在于春”。在起草县委、县政府年初工作启动会讲话时往往会引用这句话,但经常有人误用,正确的应该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计”是计划、打算的意思,指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这句话出自南朝梁·萧统的《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中也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的句子。
) S5 T) Q- C" ?$ O) i* ]- A
0 V3 H* G: {$ y, q. a2 {5 H% u% @ 三、“禁得住”还是“经得住”。在起草述职或述廉报告时,经常会有“耐得住寂寞,禁(经)得住诱惑”的说法,有人认为这两个字不通用,其实是可以的,“禁得住”和“经得住”都是承受得住的意思。
! [" U& d! c' L U4 z0 x
& d2 {: x; g+ S# [" W' t 四、“缘分”还是“缘份”。这个词在起草欢迎酒会、签约仪式致辞或发表离任感言时出现的频度很高,出错的情况也很多。如“我从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地工作,和大家共事多年,朝夕相处,风雨同舟,这既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安排,更是与大家一种难得的缘份”中,“缘份”就是“缘分”的误写,相似的还有把“水分”误写成“水份”、“辈分”误写成“辈份”、“本分”误写成28SECRETARY’S COMPANION学习与修养2011年第10期“本份”的,但时间久了,约定俗成,积非成是,很多也就不再去深究了。秘书人员为领导撰写讲话稿,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确保用字准确无误。8 f7 t# o. z! T0 {$ z4 b0 L
; d$ [! {' I- ?5 b 五、“坐镇”还是“坐阵”。在起草文稿强调组织领导、落实责任部分时,经常会写这样的句子:“主要领导必须坐镇一线,靠前指挥”,这里的“镇”是镇守的意思,指(官长)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不能写成“坐阵”。
3 {: i( q f4 g' { ) e0 y4 f3 f0 {1 ^' n" f
六、“挖墙脚”还是“挖墙角”。某位秘书在撰写全县党委系统办公室工作会议领导讲话时这样写道:“大家要和衷共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能文人相轻,互挖墙角,相互拆台。”这里的“角”应该是“脚”,是地基、根基的意思。( s2 c$ d- M+ m3 Y1 L
“挖墙脚”比喻拆台、从根本上损害别人,现多指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在暗地里不择手段从对方挖取相关的人员、技术等。
6 g3 P+ T7 K' D5 U t) b
6 z$ j) J1 J; I 七、“品位”还是“品味”。在撰写涉及城市建设等方面内容的文稿时,经常有“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表述,有的人会写成“城市品味”,这是不正确的。“品位”是名词,指人和事物的品质、水平和层次,如“高品位的艺术作品”、“他的谈吐很有品位”;而“品味”是动词,指仔细品尝、体会、玩味,如“他经过细细品味,才明白王科长那句话的含义”。+ S `, B0 y# _4 _8 O. {
$ @6 i1 P8 P# Q$ Z" G) L 八、“曝光”还是“暴光”。很多秘书在撰写文稿强调督查推进部分时,经常会写“对吃拿卡要、办事拖拉等不良的现象和行为,要坚决予以曝(暴)光”。有的人认为“曝光”对,有的人认为“暴光”对,更多的人感到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其实,“暴光”和“曝光”都有把不光彩的事披露出来让众人知道的意思,都是正确的。
9 t5 _8 m7 ], _8 A R, w
+ ?- z V/ w- o2 N 九、“截至”还是“截止”。在表述阶段性成绩时,常会用到“截至(止)”这个词,但很多人不加区分随意乱用。“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后面还会继续,如“截至8月8日,县人社局已经帮县内企业招工2200多人”。以后该局帮企业招工的行动不会停止。“截止”则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我省2011年公务员考试报名已于昨天截止”。
$ C4 ^5 E$ D/ [0 H/ y1 a% I ! @( x) l- W& {" J5 x6 ^
十、“收官”还是“收宫”。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收官”。“收官”是围棋术语,指盘面大局已经基本抢定,但胜负仍不明朗时对局部的争夺,后引申为强调大局已定。如“十一五完美收官,十二五全面开启”。
; g- L: O: T$ ]/ M- m' o( O+ V ; z, t* [# y7 r7 c
十一、“墨守成规”还是“默守成规”。在“要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创优,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中,“墨”是正确的写法。“墨守”指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指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类似的容易写错的成语还有“再接再厉”,这里的“厉”是“砺”的通假字,是磨砺的意思,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 C% \8 _1 H" {- h 6 N3 v- E" U. ] w1 Z" {
十二、“针砭”还是“针贬”。“砭”和“贬”字形相近,容易混淆。“砭”是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没有“针贬”的说法。
8 S& t, Q( f& V( E
8 k8 y6 J) K! h7 E' g 十三、“辐射”还是“幅射”。《说文》中讲:“辐,轮轑也。”本义指车轮的辐条,即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特点是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后把热量、光线、无线电波等由一个中心向周围直线传播也叫辐射。
/ m; h! N# x1 l n" X
( Q& I1 k w3 @* a9 \0 z 十四、“部署”还是“布署”。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部署”的释义为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布署”。“布署”在一些古代典籍中有过运用,但现已统一规范为“部署”。类似的还有“照像”,现已经规范为“照相”。秘书人员在文稿起草中一定要正确运用。 V, i0 b6 V2 @
0 W5 K. e8 C8 ?2 c+ S& z K3 P
十五、“通信”还是“通讯”。“通信”指利用书信、电波、广播等建立联系、互通消息、交换信息。如“会议进行期间,请与会人员一律关闭通信工具”。而“通讯”是翔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两者过去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用,现已作了严格区分。) {1 Q+ }8 W. M: @ T: d
2 Q) A* j; ]' u! l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