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 O, r, z+ A9 s2 z
1 a" A3 L6 U6 c/ Z1 }" ^' d怎么写领导讲话稿,是我们大家都想知道的。有时候觉着,写了很多年的材料,真不知道领导讲话怎么写。有时候感觉,领导讲话稿非常好写。我就和大家交流最好写的那种,就是常用的。我们最常用的就是一个字:抄。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个抄其实不是贬义的。因为我们写的不是学术论文、不是诗歌不是散文,更不是小说。能够有所借鉴,我们没有必要关起门来费那么大的劲来独创,更何况我们独创的不一定好。主要从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来说,说说如何抄法。$ S. R( r( n1 Q0 X6 ], z
. S2 n2 ?" ^6 Z& `, e& Q" U7 T) S
首先,从开头部分来看,常见的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简洁式,如党代会和全会报告的开头都是固定模式:“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人代会报告是:“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再如,有的开头只简要概括会议内容,再强调讲几点意见或讲几句话过渡一下,形式非常简洁明了。另一种是复杂式,如开头点明会议任务、总结会议情况、讲几点意见,或是点明会议任务,肯定工作成绩,指出工作不足,阐述重要意义,总结会议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 ^( J% u; ~' x. |
" Q% K9 c. ?( C. |* N其次,从中间部分来看,常见的写法有三种:一是常规式,即亮明主要观点,阐述重要意义,提出具体要求;二是直陈式,即亮明主要观点,直接提出要求;三是复杂式,即亮明主要观点,用大段篇幅阐述重要意义,最后概括提出几点原则性要求。这里不具体说了,从大的方面讲,还是刚才提到的“三段论”,三部分,意义或者认识、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无论是分几部分,就是这三部分内容。
s! R4 X! W6 _
* K7 x7 X' \8 B' x: t& d第三,从结尾部分来看,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然式结尾,即主要观点和要求讲完后,自然结束,不再另起一段写结尾。另一种是号召式结尾,主要有三种方式:
! ~( R3 W+ f6 w# x) }6 Z
& X! }: E& P: J0 C) z! B一是引用他人言+号召。像,让我们在某某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和衷共济,共度难关,为早日打赢这场战役而共同努力吧!
' l- a" i' K( ]0 A' R: a
) h9 W6 ^7 {; E) Q1 e S' C二是运用对偶句+号召。像: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压力同在。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顽强拼搏,在建设“富而美”新XX的征程中,再谱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 p% T) U/ M1 A P5 a/ ]" k$ A
1 r3 I4 X) N$ a7 O! C$ s三是阐述重要性+号召。像:同志们,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富而美”的新XX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9 q% |9 X8 d( m/ { s) W8 J2 |- Q' X& Y
我们在起草讲稿时,需要使用哪一种,直接套上就行。
' x1 Q6 h- l8 Y" ^/ _- j5 u+ Q4 h% c _) c8 U4 O3 Q" s
三、领导讲话稿撰写的几个阶段( K$ r( Q8 k/ | e* h: {
, f& _+ O8 J p$ U7 z. d
撰写领导讲话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 x/ p) J$ Q; H6 \% O# D1 A
7 {' M, T9 a/ O/ d' N+ y3 z( V第一个阶段,领会领导意图。起草领导讲话稿是代领导说话,领导集体和讲话者本人的意图应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准确地领会、掌握、表达领导者的意图,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去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也就是说的“关起门来当领导”。这不仅要作为起草提纲的一根主线,而且要贯穿于讲话起草的全过程。所谓深化和拓展,是以领会为前提的,而决不是说可以离开领导意图去另立一套。当然,这种领会和遵循不是消极的,如果领导征求意见,我们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不同的看法。要把领导的意图和写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好的文件、报告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中间当然也包含着我们的心血。领会领导的意图,就必须在起草前摸清领导在想什么,想讲什么以及怎么讲,要记住领导的提示和交代。没有弄明白的事情,还应当问清楚。领会领导意图并非一次性的。我们跟领导的秘书经常随领导出发或者参加各类会议,平时要对领导的思想、工作,大小场合的即席讲话,要及时收集和听取。这样,就可以领会得更深一些。) i0 Y0 U' f6 B, l G: g
9 i* f( @( B7 T$ r% ]第二个阶段,确定讲话提纲。我们在起草比较大型的领导讲话稿时,一般要先写提纲,讨论提纲,待与领导沟通后再着手撰写。一般的会议虽然不写提纲,但要尽量征求一下领导的意见,对于材料框架的要求。这样材料写完后不至于全部推倒重写,也算是相对省事的做法。当然,提纲归提纲,写起来也不要拘泥于提纲,因为写提纲的时候有可能准备并不充分,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写起来肯定会有一些变化。) J! N3 A' N& u R; ^
& D; g2 L. R* k' q1 d第三个阶段,全面收集资料。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资料,是起草讲话稿的基础和前提。收集资料:一是要广泛,二是要齐全,三是要准确。要根据讲话内容的要求,通过向部门要材料、阅读文件、查阅网络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的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凡是对起草讲话稿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典型、数据等都不要忽略。一般写一篇领导讲话,都要搜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材料。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要认真阅读和筛选资料。要通过阅读、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综合概括,为正式起草作好准备。( l9 a+ f# v7 K) n
y. C' E7 J, r+ y% G
我认为最有效的搜集材料的方法就是调研。当然,要在材料要求不是很紧的前提下,要平时做好积累的工作。基本技巧掌握以后,调研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希望大家积极从事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文稿,达到写一份调研文稿,熟悉一项工作的目标。% m, U& [% e+ `5 e" l* P$ |
- `1 |1 L2 p6 E$ L5 J
第四个阶段,认真撰写初稿。有了提纲和资料,就可以进入正式起草阶段。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运筹、思维、创造的过程,是冥思苦想的精神制作过程。起草过程更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无论材料大小,都要耗费一番精力。大的、时间要求紧的材料往往要加班、熬夜。在起草过程中要特别要重视以下四点:一是要紧扣主题。要紧紧围绕讲话的中心思想和提纲来写,内容千万不能离题。二是要有新意。框架可以借鉴,但必须经过我们的大脑进行深入的加工,我们写的材料要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思想、新语言。水平上要力求高于所借鉴的材料。三是要认真对待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比如文稿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很重要,要力求用简炼、鲜明的语言吸引住听众。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可以用提出问题开头,可以引用领导人的话、名人名言开头,也可以具体的事例、材料开头,不要求千篇一律,这要根据讲话稿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而且每个部分,每个段落的开头也不宜千篇一律,要有所变换。但一般地讲,以提出问题、摆出观点或者结论性的话开头比较多。再比如讲话稿的语言。讲话稿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口头语言的特征,一是准确贴切;二是通俗易懂;三是简洁有力;四是生动形象。领导讲话稿很难避免书面文件语言,这类语言不能不有,但要尽可能用口语表达,特别是张县长经常提出要用谈心式的语言。当然要注重防止语言的粗俗,做到通俗而不粗俗,既要通俗又要庄重。
# b6 z, G; L2 D& y a
, b$ G, W3 U0 G# b2 i( l第五个阶段,反复修改完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实践证明,文章是越改越好。领导讲话材料不同于散文和小说,那需要灵感。而领导讲话材料需要理智的思考,反复的研究。文章写出初稿后,必须回过头来进行修改,主要看主题是否鲜明、突出,观点是否精当、确切,段落是否严谨、分明,语言是否简炼、流畅,内容有不有疏漏和重复,文辞有不有含混和差错,包括标点符号打得准确与否,都要认真、过细,一字一句地抠。该补的要补,该删的要删,该改的要改,尤其是对某些政策原则和敏感性问题的提法,更要反复斟酌,切不可疏忽大意、马虎了事。初稿送审后,要按领导同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总之,一定要文不厌改,精益求精,善始善终,直到圆满地完成任务。
9 ?6 b1 h, ^" U) i* x |